1.营养科直接管理营养食堂,营养科主任感到精力分散营养科是一个医技的科室,而营养食堂的运作更多的具有后勤部门特点,从管理上是两种不同的管理要求。通过对营养科直接管理营养食堂的几个医院了解中得知,营养科主任普遍感到作为一个临床医技科室,必须要承担对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外,还必须兼顾营养食堂的管理,感到工作精力分散比较大,特别是营养食堂的管理中还涉及食品安全的内容,责任十分重大。尽管不少医院都配备了相应的营养食堂的行政管理人员,但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作为营养科主任对营养食堂的工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营养食堂的经营状况相差较大在对上述三甲医院了解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将营养食堂归属后勤管理的,都实行了独立的经济核算。而营养食堂由营养科管理的医院,营养食堂都没有实现经济核算,这主要是受到营养食堂归属的影响。
对这两种管理方式进行比较,在人员的使用效率,人员的收人、水电煤气等能源的消耗率等经济指标,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的医院普遍高于未实行经济独立核算的医院。这反映出医院的营养食堂管理特征更加倾向于企业单位经营性。医院餐饮管理的经营性特征也与一般的医院后勤部门不同,医院的大多数后勤部门都是以岗定工作量,不涉及大量的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因此,许多医院对职工餐饮都采用了经济核算管理方式,通过独立的经济核算,使得职工餐饮在运行时起到减少浪费,增加效益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3.人员来源面临困难随着各医院的医院编制后勤员工的减少,受到医院编制的影响,营养食堂需要招聘外来务工人员来充实员工队伍。而外来务工人员的招工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厨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劳动岗位,需要具有厨师操作证书,在操作技能上,食堂的厨师和餐馆的厨师在技能上有不同的要求,而社会上餐馆厨师的工资要高于单位食堂的厨师,这常常影响到有技能厨师的招聘。
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招聘中,对于营养食堂属于后勤管理的医院,由于自己有一定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厨师的实际能力给以稍高一点的工资,
实行与营业收人挂钩的薪酬方式,容易留住有专长的外来人员。而在属于医技部门管理的医院,由于受到行政管理条件的限制,缺乏用人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只能用人性化的管理或者是降低使用的要求来留住外来人员。在市场经济的外部条件中,这样的努力常常是很有难度的,随着医院编制职工的不断退休,这方面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4.一个科室内存在着不同部门管辖的职工在营养食堂归属营养科管理的医院,一般将营养科中的医技人员(临床营养师)归属医技支部和医技工会,而营养食堂的医院编制职工则是归于后勤支部和后勤工会管辖。
这种对人员的管辖方式,实际上造成了科室内人员不和谐的隐患。医院里有不少医技科室因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使用少量的后勤员工,这些科室的后勤员工在支部和工会的管辖上和科室内的其他医技人员一样属于医技部门,职工在科室内能够得到一种尊重感。而在一个科室中,将人员分成不同的支部和工会管辖,表面上看是很合理的,但是其实隐含着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当职工的思想情绪发生波动的时候,行政和支部工会的分离,很难迅速有效及时地给以解决。
5.营养质控的检查要求卫生部 1985 年下发的 ( 85 )卫医字第 30 号文件 《 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意见 》 中提出“营养科(室)是医技科(室)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全院病人基本膳食与治疗膳食、诊断膳食、代谢膳食及要素膳食的调配、制备与供应;承担疑难、重危及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制定病人的营养治疗方案及进行膳食指导;检查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营养管理实施情况;开展营养宣教、咨询、教学和科研工作”。
卫生部在 1985 年制定这一规定时,我国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刚刚处于萌芽状态。国家计委 2001 年 12 月发布的 《 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意见 》 中指出:“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机关后勤服务设施都要面向社会开放。”对医院后勤部门实行社会化是医院后勤的发展方向。由于卫生部自 1985 年后对营养食堂一直没有其他新的规定,因此,目前上海市营养质控中心对各医院的营养质量检查中,其中的一个内容就是必须要营养食堂归属营养科管理的。这样使得营养食堂属于后勤的医院,在这一条上就要被扣分,使得一些医院感到很为难。